滨海文化

主页 > 书画 >

书画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分校迎来了1200多位新生

发布时间:2022-09-05 14:31:30

最佳答案:今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启用仪式举行,1200余名学生迁入新校园,包括大二至大四的三届本科学生以及100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西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示范基

  今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启用仪式举行,1200余名学生迁入新校园,包括大二至大四的三届本科学生以及100多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时,西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示范基地、西浦全球创业与企业港正式揭牌,西浦全球创业梦想家大赛启动。

  西交利物浦大学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则坐落于苏州太仓市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此次西浦太仓校区启用恰逢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加速推进期,也将成为工业园区与太仓“飞地”合作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从2018年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到2019年起正式启动建设,西浦太仓校区历时789天建成,地块总面积约546亩,总建筑面积约49.7万平方米,能容纳最多达10000名学生和1200名教职员工。

  启用后的西浦太仓校区的学院和专业设置,无一例外都瞄准了世界各国竞逐的创新前沿领域:设有智造生态学院、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产金融合学院、智能机器人学院、物联网学院、文化科技学院、芯片学院7个行业学院,首届学生已于2019年9月入学。根据规划,到2025年,西浦太仓校区将为当地每年输送不少于200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预计到2026年,西浦太仓校区的在校学生人数将超8000名。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表示,西浦太仓校区是西浦成功发展十年后开启第二个十年发展的关键项目。据了解,西浦太仓校区将通过融合式教育,探索未来行业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具体而言,西浦太仓校区会根据未来社会发展趋势,选择有潜质的行业,与业界头部企业合作创建行业学院,共同设计、开发培养方案并参与教育全过程。同时希望通过这种互动共生的模式,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服务于社会和当地企业,成为当地发展的催化剂。其中,海尔集团是西浦太仓校区智能生态学院的创始合作伙伴,海尔集团行文智教(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敖翔表示,海尔全方面参与,不仅把产业资源开放给学院,还将企业文化带入校园、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由企业工程师参与授课。此外,智能机器人学院的合作伙伴之一是苏州本土企业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该公司创新模式研究院院长赵亮表示,智能机器人学院的成立,推动了机器人领域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前沿科研项目从技术研发到落地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经济强市”苏州,以前是“高教弱市”,太仓同样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太仓仅有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高校资源匮乏。2018年有了巨大转变,苏州几个县级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太仓,却接连引进两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两校相继在太仓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内建设校区。事实上,如今的娄江新城内约5平方公里的科教创新区,也正是围绕两所大学所打造的,同时两所大学也进一步在太仓高新区内,催生出太仓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之城”——娄江新城,这里同样是“5+1”轨道交通网络的核心枢纽太仓站的所在地。

  有人形象比喻:若高铁是臂膀,高新区是躯干,高校就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脑。太仓的高铁、高新区和高校“三高”均在娄江新城汇聚,如今这里正成为太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正因太仓等下辖县级市在“三高”上的不懈努力,如今的苏州大市同样有了“三高”——苏州成为全国唯一下辖县级市都有高铁、高新区、高校的城市。

  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其中高校的作用凸显。目前,太仓产业“骨骼”正逐渐精壮,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物贸3大产业均已超过千亿级规模,规模优势愈发凸显;在此基础上,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文化旅游正逐步成为产业“新地标”,太仓正构建起“3+3”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能级显著提升。西交利物浦大学作为一所国际化的学校,将有力提升太仓城市能级和知名度,同时西浦太仓校区的启用,也将助力太仓推进人才战略和产业创新转型。从更大视野来看,未来西浦太仓校区也将加速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科研创新成果、高端人才以及产业项目配置到太仓和苏州,正如此前自上海驾车前往太仓的高速路口的新招牌所写的——“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创新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