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画坛 |
天津十佳青年美术家白鹏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10-11-03 17:42:33 |
|
|
 天津十佳青年美术家白鹏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
白鹏:“古风”应该是传统精神
[中国网·滨海高新]:中国画家们奇招尽出寻求“古风”,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白鹏]:我觉得,所谓的“古风”,不应该只是一个表面的东西,应该是一种传统精神。现在有很多画家走极端,对于古人的作品完全照搬,这就是食古不化,这些画家恰恰违背了传统精神。传统精神是抒发自己情怀的,这种情怀要靠自己现在这个环境下的感受来抒发,能用那个时期的东西表现出来吗?那只是复制古人建构的秩序模式,一个画家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古人的程式语言和笔墨语言,但在自己创作的时候必须构建自己的秩序模式,这种秩序模式是学不来的,要构建这种秩序模式,不是仅仅通过绘画能做得到的,需要画外的功夫,要感受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找到灵感。
[中国网·滨海高新]:你所谓的“秩序模式”是不是个人的创新呢?
[白鹏]:对,是个人的笔墨语言,包括题材,都是需要构建自己的秩序模式,这个过程是没有样本的。所有的画家都在用功,但区别可就大了,一种画家是靠惯性画,他学会了一种语言模式以后就用惯性在画,自己已经没有思想了;另一种是靠感受来画,只有靠感受画画的人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但那些靠感受画画的人,一旦开始靠惯性来画画,那么他的艺术道路也就走到头了,再有创造力的画家也要有新鲜的东西来激发和刺激他。
[中国网·滨海高新]:是不是画家按自己的秩序模式走下去就会走到一个艺术的极致呢?
[白鹏]:一个画家构建一个新的秩序模式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需要不断的完善他,有很多画家在有了一点自己的模式以后,不注意去充实他,而是不断的重复,那就达不到一种高度,这是非常遗憾的。现在很多画家都是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模式,然后不断的复制模仿,这样达不到太高的境界。所以一个画家有一个很长的痛苦期,这是很必要的。
 白鹏国画作品: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白鹏国画作品:一个是老虎 一个是武松
 白鹏国画作品:拱猪不积极 必定有问题
 白鹏国画作品:危墙之下岂无君子千
 白鹏国画作品:虎色图
 白鹏国画作品:走路要走边 上树莫上尖
 白鹏国画作品:狗要穿衣 人得露肉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