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门画家尉迟纪平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
·津门画家尉迟纪平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实录
嘉宾: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民革天津画院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天津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天津书画艺术鉴赏协会会员、长城画院高级书画师、津门北斗画院副院长 尉迟纪平。
简介:尉迟纪平,天津知名画家,从事专职美术创作30余年,师承天津美院资深教授、中国花鸟画名家孙贵璞先生和画鹰名家李克玉先生。以鹰画题材的作品见长。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为什么热衷于画鹰呢?
[尉迟纪平]:画画是因为我从小就特别的喜欢,装潢只是实用艺术,而绘画才是真正能抒发个人感情的艺术,所以我在从事设计之余,一直没有间断对绘画的探索。说到画鹰,是因为我一直比较喜欢画鸟。鸟的千姿百态、色彩艳丽吸引着我,我曾经画过马、鸡、小鸟、还有各种花卉,但最终还是偏爱于画鹰,我觉得鹰有一种不凡的气概,它象征英雄、大丈夫的豪气。比如有时我画鹰的题目起作“浩气雄风”、“大展宏图”,就是这样,它寓意着人的一种理想、一种抱负,一种勇气,也体现了咱们中华民族的气节。另外,鹰的犀利眼神,很吸引我。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是因为爱好画鹰才拜画鹰名家李克玉先生为师的吗?
[尉迟纪平]:是这样的。我最初画鹰没有老师指导,只是临摹历代画鹰名家的作品,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绘画风格,这就使我在学画的过程中有了思考,怎样才能画出我个人的风格,我做了很多探索,力求使鹰既有霸气的一面,又有温柔的一面,在这方面天津的画鹰名家李克玉先生给了我很大帮助。我看了李克玉先生的很多作品,很有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亦能抒发个人的感情,所以我就特意找到了李老先生,向他学习画鹰。李老先生画的鹰的眼睛很有特点,鹰爪也画得好,经过李老先生倾心的教授,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我画的鹰得到了业界同行的褒奖。很多人说,我的作品与李老极其相似,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但李老始终教育我,“画鹰画得像我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完全像我,你要有自己的绘画风格”。所以后来我就很注重鹰的眼神变化、姿态变化,下了大功夫,下了苦功夫,下了深功夫。别看别人如何如何说我的鹰画的如何如何,但我不谦虚地说,我画的鹰现在还不怎么成熟,仍在努力之中,还有很多的潜力需要挖掘。
[中国网·滨海高新]:老师对您的教导很重要,那么您是怎么看待创新与传统的关系的呢?
[尉迟纪平]:有的人认为创新就是随心所欲,不顾传统,盲目创新,我认为那可以叫艺术品,但不是中国画,所以中国画的创新不能离开传统,中国画的根基不能忘,万变不离其宗,而中国画的根就是笔墨,这是中国画的特色,如果没有继承传统,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
[中国网·滨海高新]:您现在在绘画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努力?
[尉迟纪平]:在这方面我试图赋予中国画一种现代感,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表达现代人的情绪,表现现代社会的氛围。另外,我想在鹰的背景上尝试一些变化,表现现代和谐的社会环境,创作一些大家喜闻乐见,能够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在这方面,我认为我曾从事设计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因为在装潢中也是很讲究构图和色彩的,画鹰也是如此。

尉迟纪平与著名画家孙长康先生

尉迟纪平与著名画家孙贵璞先生

尉迟纪平与著名画家张德育先生

尉迟纪平作品:《大展宏图》

尉迟纪平作品:《浩气雄风》

尉迟纪平作品:《英气横秋》

尉迟纪平作品:《雄风万里图》

尉迟纪平作品:《月是故乡明》

尉迟纪平书法作品
·津门画家尉迟纪平做客中国网·滨海高新访谈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