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本站搜索
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 闻   滨海新闻  高新速递  滨海缀英  | 创 意   创意中国   创意高新   | 文 娱  文化  娱乐  影视  都市  读书
访 谈   滨海人物  高新访谈  高新英才  | 书 画  画坛  书坛  名家访谈  | 酷 图  环球  时尚 | 视 频 事件 专题
  ·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飞抵台北桃园机场 ·降息利好刺激有限 沪指收跌90点失守1900 ·全国将统一个人社会保障号码 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我国首笔污染物排放指标网络交易在滨海新区成交 ·天津机场航班已恢复正常 铁路公路运营有序 ·我国汽车业救助计划明年初有望出台 ·欧盟通过新玩具安全指令 中国玩具商再遭冲击 ·组图: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06星 ·周末小雪将再度光临天津 ·房地产新政“猛药”医“顽症” 房价有望下调
顶部大图
  画坛 书坛 名家访谈 名作赏析 国际画苑 现代艺术 拍卖 传世精品 收藏天地 
   
首页 >> 书画 >> 名家访谈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访谈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8-11-17 16:53:13 
概要: 和谐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画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中很多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它都体现在我们的中国画中。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参观人民网


  嘉宾简介

  龙瑞:1946年8月,笔名大龙、蜀人。四川成都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毕业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85年调中国国家画院(原中国画研究院)为专职画家,曾为该院业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理事。擅长山水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原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张江舟:张江舟,1961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市,祖籍安徽定远。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助理、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一级画家。系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
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


  访谈内容:

  主持人:在人民网十周年庆典之际,我们很高兴请到了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先生及院长助理张江舟先生做客人民网视频访谈。

  龙院长您好,我们知道中国画研究院已于2006年12月14日,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个转变应该是很有历史意义的,您认为这是一种战略调整和需要吗?它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龙瑞:中国国家画院原来是中国画研究院。谈到这个问题,总还是要涉猎到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中国画研究院的回顾。中国画研究院的成立是在我们国家文化大革命之后。因为在当时,我们的文化,特别是在文化艺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这一块,就是中国的绘画,在整个文革时期,可以说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很多著名的画家,一些大师级的画家,也同样在这段时间受到了很大的摧残。

  

龙院长(右)与助理张江舟参观人民网


  作为百废待兴的时候,特别是国家一些很重要的领导同志非常关注恢复我们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所以在当时特殊的时期,在改革开放开始的时期,就已经非常关注这件事。当时比较具体关注我们的老一辈中央负责同志,比如万里同志等等都非常重视这一块。

  同时作为当时老一代的艺术家,也有想把中国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发扬光大,要求也比较迫切。所以成立了中国画研究院。当时成立了中国画研究院主要的任务就是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中国画。在中国画研究院成立到今天,已经25周年的历程了。这25年来,也是我们转化中国国家画院。

  在这25年的历程中,中国画研究院对中国的民族艺术,特别是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同时也产生了一批非常有影响的艺术家。在很多关键的时刻,比如说在当前中外文化的碰撞的时候,受西方文化很大冲击的时候,怎么样维护中国画民族文化的特色等等,在这样比较重要的时候,中国画研究院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活动和举措。同时这些年来对我们现在的国家文化建设,做了很多的工作。

  

龙院长与主持人合影

  近几年,在新的世纪中,特别感觉到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已经把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战略性发展的高度。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和谐文化的建设,都把文化建设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性的重要举措。所以,中国国家画院的诞生把中国画研究院转化为中国国家画院,它就是在国家文化,包括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同时,把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需要作为一个重大前提,中国画研究院转化为中国国家画院就是这么一个大背景。

  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当前方方面面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种和谐社会的建构。和谐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画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中很多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它都体现在我们的中国画中。

  中国的绘画确实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并且它渊源流长。当今中国的民族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虽然还有文学、音乐、戏剧,作为绘画这一块,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它是自成体系的,而且非常完善。一方面,它的历史发展沿革非常清晰。另外一方面,它里面所包容的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包括我们的一些人文精神、民族文化特征也最广泛,也最深厚。并且它的沿革变化非常清晰。同时它存在着遗存,从历代遗留下来的中国绘画的国宝级的一些作品,不管是在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像故宫等等许多地方的博物馆,包括海外的博物馆都有非常丰厚的收藏。

  所以它还和其他艺术门类不太一样。比如在音乐上,虽然它有很多可听的曲谱,但是不一定还能够保存下来。可是中国唐代也好、两晋也好,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时期的中国绘画,都可以从作品中清晰地体现当时的文化状态。特别感觉到,在当前要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它的和谐就是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是从中央一贯的文化建设精神中所体现出来的。

  在今天,特别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通过美术、通过这门艺术,它所体现出来的建设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历程的,带有我们中国人独特民族审美的建设,中国画实际上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乃至于艺术本身的发展,走到今天,我想从中国画研究院发展到中国国家画院,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主持人: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我国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下,中国国家画院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进程中,又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龙瑞:因为我们一直认为,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中国人从认识论上、看事物的方法上,对整个人生、对天地、万物的认识,一直也是强调天人合一,一直也是在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甚至强调人和自身的和谐,物与人的和谐,自我和我的心的和谐,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精神。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在建构上,就是一直有和谐文化的精神,所谓中国古人,儒家强调礼学,其实礼学就是强调次序、和谐。天地万物,不管人与自然、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个自我也好,还是非常抢救这方面的。

  作为中国画是中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它的精神核心也是这样的。它是一以贯之的,是统一的。实际上,中国人一直把艺术作为完善自我、完善自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有修养的人、对社会有作用的人,首先要志于道,然后还要据于德,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就是说你有从事艺术的资格。反过来,艺术也是为了完善“道”,“道”就是万事万物的规律,万事万物规律和谐了,才能达到乾坤合唱,才能够融合,才能够融通,才能够和谐。其实中国绘画的精神,从古到今几千年下来,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文化精神核心是不变的。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当然我们现在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国家的发展,随着我们在世界上方方面面的影响,也需要有一种带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的文化历程。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民族特征要有相对的统一、协调。不可能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非常发达的民族,它的文化完全是别人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它的文化特征,那是不可能的,那首先就是不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要有一个自己非常完善的文化。它也是人文精神、人文发展文化非常关键的部分。

  所以作为中国画来说,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我想它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诸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升整个民族,乃至于整个国民的综合审美能力。我们要发展,我们要建设,我们要修房子,我们要制造汽车,我们要制造种种种种,我们每年要出口那么多的商品,这里面都要有中国人的设计,要有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征打在上面,真正看到的不是一个商标上是“中国生产”,应该实实在在从精神上体现出这是中国生产的东西,我们现在做不到。我们商标是写的“中国生产”,但是样式是外来的。我们的楼房修得很多,大部分是外国人设计的。包括现在的汽车,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也不多,尤其在设计上。所以要想把设计搞上去,把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出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我们自己民族的综合审美能力。在中国画的民族艺术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审美是最全的,最具有深厚底蕴的。所以,发展中国画事业的创作和研究,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对提升我们的民族审美这一块特别重要。不是简单地一部分画家画一部分作品,搞搞展览,投放市场,这是一个方面。

  主持人:就是带动整个社会的精神层次的提高。

  龙瑞:对。其实古人在这一点上做得是很好的。它不是提高和普及,它是一以贯之,是融通的。作为文人,作为站于庙堂之高的人,他们秉承着中国文化,他们是一些精英,但是在民间,在老百姓的炕头上,包括民间的农村妇女也要搞剪纸,甚至搞一些农民的画,这里面体现的文化精神,和当时所谓精英体现的文化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有一个雅俗之分,但是内涵都是一样,同样是忠孝结义。到很偏远的地方还是这样。我当时也想,他们现在也没有人民网,还可以上网,当时不用上网,很偏远的地方也能够让这些中国文化精神一以贯之的传到任何一个角落里面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所以,我们中国绘画、中国艺术里包括这方面的很多。

  中国的京戏也是如此,不管是拉洋车的,还是社会闲杂等等社会精英都会吟唱几句,评论起来同样是有个人的见地,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我想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上,对我们传统文化,对我们民族文化做一个更深层次的研究,特别是里面带有生命力的地方要提升出来。这点也正是我们作为中国画研究院转化为国家画院以后的任务。

  也有同志说,中国画研究院就叫画家们画画,转化为国家画院以后也是画画。不然。其实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重大的学术课题,就是说一些文化建设的课题。这些课题、这些文化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个个体的创作人员(个人画家),有些是不能够完全完成它的。要从这个大的角度来看,作为我们中国画研究院,转化为国家画院其目的也是在这一点。

  主持人:作为国家高端画院,中国国家画院这样一个大的文化平台,在学术文化的建设和走学术发展的道路上,将实施什么样的措施?

  张江舟:前面龙院长谈了很多了。我感觉国家画院尤其更名以后,我们首先感到压力大了,责任重了。作为国家画院确实承担着国家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和谐文化的问题在当前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感觉这个作用显而易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命题,同时也是中国画自身发展的命题。中国画也追求和谐。从古到今都在追求这种东西。而且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刚才龙院长谈到天人合一。实际上在中国画创作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绘画自身本体的和谐,都应该是中国画追求的非常高的目标。

  作为国家画院,应该说不仅仅是画好这张画,应该在整个中国画发展过程中,通过艺术的行为,参与国家的文化建设。尤其在当前的和谐文化建设中,我想国家画院应该起非常大的作用。

  刚才问到国家画院今后在学术进展上的一些具体措施。我想前面龙院长谈话中已经透露了一些东西,加强学术建设,主要任务应该是两块:一块是自身学术建设,因为作为国家画院想在这个行业当中,想在中国画这个领域起作用,首先自身学术建设是很重要的。我想这一块,我们院里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课题制的研究方式,包括一些具体促进中国画创作,促进画家业务的提高,我们制订了很多办法和机制。目的就是促进我们自身学术建设的提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觉国家画院今后的路,这一块应该是我们发挥更大作用的基本前提。

  再一块,就是我们不仅仅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抓好自己的创作,而且应该通过我们的学术行为、学术活动或者更多的学术方式,影响社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在对外交流这一块,这两年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是空前的,过去没有像今天这样,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这么大。尤其国家不断地办各种“国家年”,文化始终在唱着主角。我感觉中国画在这个中间也应该起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刚才说了,中国画是对传统文化的承载,精神承载是最丰厚的。这个时候,中国画的作用在这个中间应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画是这么画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对中国画的推广,更多地让他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我想国家画院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应该说承担的责任也非常大,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龙瑞:实际上现在中国画面临着很多问题。我们整体的文化发展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多元性的文化相互交融的碰撞的时期。作为中国文化建设这一块,可能比其他地方艰巨性更大。因为,我们自己的国家从近二三百年处于文化的弱势,因为国家处在弱势,在国际上不是一个强势文化。但是,弱势的文化并不是说不是好的文化。随着,政治、经济、国力的影响,同时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大,我们不能不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建设要做更深刻的反思。首先,视野要大。另外,就是文化立场要清晰。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对中国画,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做一个全面的审视,全面的关照。

  一,应该有一个自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这段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起码的文化历程。

  二,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从学术从艺术本体的学理性研究的精神。不是说简单地搞一种活动,甚至像一个运动一样。它是带有科学性的,要有一种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我们的民族艺术、民族文化。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着很多的任务。光对中国画的发展,我想两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它带有独特的带有民族特征的一门艺术,它有一个既定的范畴。我觉得研究任何事物要把它的范畴拓清。这些年来,随着种种文化的交融,特别是受到外来文化思潮的影响,我们很多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在当前范畴不清楚了,感觉核心价值也不清楚了。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它、研究它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把它的界限拓清。第二个是在我们拓清了它的范畴,界定清楚之后,要高扬其价值,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建设中,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如果没有一种高扬的精神,因为艺术这个东西不像科学的东西,很难评估这样东西的具体价值是多高,关键就是它能不能够打动人的心,能不能够占领人的精神。如果我们去高扬它,在当前中西文化碰撞中高扬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我们今后国家画院要下大力气在上面做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我想您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院长,现在已经有很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工作目标了。它将对我国国家美术事业和文化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龙瑞:这个问题和刚才其他几个问题都融合到一块了。如刚才所说,因为我们当年文化建设从国家层面来看,存在一个紧迫性。可以说我们在做着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走到今天这样辉煌。但是在繁荣中也带来很多忧患。这要整体来看。我们要认清机遇、其中也有挑战,这是中央领导一再强调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龙院长(右)与助理张江舟参观人民网



  我们作为国家行业,就要把握当前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在这里,如何把握它最重要一环,就是刚才讲的要有具体的办法,我们不能光喊口号,如何把中央的文化战略、文化精神落实到本门艺术上,和其他艺术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要把艺术本质的东西抓住,特别还要关注我们当前的时代精神、时代的要求。

  另外一个,要有一种极具战略的眼光,要站得高、站得远。不要陷入具体的、小的枝节里,要站在国家高度上要提纲携领,要抓得住。确实把它不单单当成是一个个人艺术的表现。它实际上是我刚才说的,要有一种高扬的精神,就是把它提高到民族文化新的突进、飞跃时期的态势上来。我认为针对这点,作为我们国家画院来说,我们一直把这点作为我们弘扬自身学术建设的核心精神。因为这非常重要。

  另外我感觉,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上,最重要的还要极具创新精神。因为我们现在正在走着古人没有走过的路,也发现走西方走的路,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像他们那样走下去。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这在文化建设基础上,是不可能模拟和重复的。因为文化建设是当代的一种人文体现,要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就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一定要有创新精神,把创新精神确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种动力。

  主持人:院长请您谈一下目前中国国家画院整体画家情况?

  龙瑞:作为国家画院来说,我感觉任重道远,特别是当前我们从中国画研究院更名中国国家画院,这才是我们诸多方面迈出的第一步,这里建构了一个平台。总体说起来,我们现在的各方面措施,无论硬件、软件力量,都是非常欠缺和不够的,但是,最主要首先要明确中国画研究院转化为国家画院以后,他建院的宗旨是什么?办院的方向性、总体的规划是什么?同时从人才建设,艺术,特别是中国画离不开画家的创造,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研究,所以要加强学术建设,所以我们这几年不短地调入我们认为非常有成就的中年画家来壮大我们创作队伍。

  同时还建构理论研究体系,过去,我们在这方面作为一般的画院在这个方面相对滞后,感觉理论是一门艺术发展的基础,它是一个基础性的建设。所以要强化理论建设。现在我们又专门有理论机构,并且有专门理论的研究人员,我们当然现在还不能说在全国已经走到前列,但是在创作上,我们的队伍还是比较全的。专业画家、国家的一级画家在我们那里差不多有20多个,在所有画家里占到90%,专业人员有40多个,因为现在一共有60多名教师,当然现在国家非常照顾我们,曾经提出今后会加大我们的编制,扩大我们学术研究队伍,特别是近两年我们更名为中国国画院。

  另外,明确我们单位的性质是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包括我们的主管部门――文化部,国家财政部,包括国家编制办都对我们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从改革上、经费上、人员的培养上,近年来都做了诸多指示,可以说在当前全国画院系统来说,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级画院当之无愧,特别是在发展思路上,我们还具有一些前瞻性的想法。

  主持人:龙院长,您作为一名山水画家,您是不是评价一下艺术家的去向和艺术观点?

  龙瑞: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作为我自己来说,我们都基本上属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培养的创作人员。当然,我们创作的理念也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建国这些年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因为一个艺术个体发展、个性发展离不开相对的共性基础。

  从早期中西美术合璧式的教育,当时无论是美术学校也好,中央美术学院也好,也都贯彻把中西两个美术体系融合在一块作为一个教学,从这里培养既具有一定的西化造型能力,又具有中国绘画方面的修养。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今年我已经60多岁了。我也感觉到,特别是从事中国画的创作,越来越感觉到它完完全全和西洋的美术学不同,作为中国画学它是一门、独特、独立学科,把它作为完整的一门学科来看,他不能简单的归纳到西方的美术学里,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画是美术学的一部分,因为它的艺术思想具有最早的认识论、方法论、是建立在中国画体系上的。

  另外中国画它的表现形态、表现创作形态、从技法,从品评标准,从批评方式等诸多方面,最重要核心价值和西方艺术学不能完全画等号,既然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我现在觉得越来越应该回到我们本身传统上来,因为传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把传统看成是静态的,其实它是动态的,所有传统它有一定的未来性,要不就不叫传统。既然是传统的,就具有动态性,所以对传统,我现在感觉作为我们对中国文化研究必然非常重视和关照的部分就在这其中。所以我希望我们艺术品应该更纯粹。我自己觉得,作为中国画画家,我非常想希望中国画具有纯粹的绘画特殊性。

  主持人:随着人们现在对艺术品非常热衷和追捧,请您评价一下当前艺术市场和艺术品市场的走向?

  龙瑞:这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实际上,从中央来说,一直提出两个方面作为文化建设的两个大方面:一个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同时要大力建设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中当然很重要一块是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相对来说,我个人认为,这些年可能我们把很多经历都放在表演艺术、舞台艺术、影视艺术市场上,包括国家的一些立法。可以看到,影视有一些法规,出版有法规,文物有法规,现在基本上可以说,在文化部系统相对就在艺术品市场方面还没有相对法规,首先在法规上不健全。

  第二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艺术市场,是以什么作为进入市场的标准?就是艺术本身。市场要看价值,作为市场的价值观就是艺术。艺术的好坏是进入市场的一个唯一标准。但是我们现在艺术标准很含糊。我们缺乏在艺术标准建构。在西方,他们的艺术发展有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甚至还有一些相对矛盾的艺术观点,但是艺术价值判断上他们很清楚。

  我们现在在艺术的价值判断上,艺术标准上,我们一直是非常含糊的。中国画在中国传统中,它们判断是非常标准的。中国品评有自己的办法,并且有自己的品评标准和价值判断的标准,从笔墨看也好;从人的绘画艺术的品位也好;趣味也好;功力也好;整体境界也好;气象也好;或者作者人品也好。在诸多方面,在品评标准上是这些都是非常清晰的。

  现在随着时代发展,文化相对多元冲撞,再加上自身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漠视,甚至我们把自己的东西丢弃了,过多地、自然地投入到外来文化里。使我们艺术品市场的艺术标准相对非常缺失,这种缺失带来艺术市场判断非常模糊、混淆。这就给赝品、假画、个人炒做、机构对一些创作某方面的造势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的艺术市场相对混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其实这些年,在艺术品市场上,拍卖行每年的交易额都接近百亿,有一年都过了百亿,其他的市场,例如影视、电影、当然电影市场也非常大,因为受众非常多,但是从额度来看,我认为影视也未必可以达到这么高,北京市场是这样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在美术上,从外来艺术按照西方价值观艺术品来看,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冲击了我们民族艺术品市场,特别是近两年,在绘画和艺术品领域里,到现在为止,中国画很难走向世界。其原因不是中国人的绘画没有其艺术价值,而是没有人进入到国际艺术标准中,用他们的艺术标准看我们的东西他们不认可。人家把这些事纳入到人家文化战略中去,我们还没有把这点提升到这个战略高度,独立地看待这个问题。所以这些年我们并不反对各种文化、各种艺术风格、样式的探索。但是不能不说,有一些艺术形式背后确实是有一些外来力量的支持。这也是一方面。

  我认为我们也应该这样。比如说日本,日本几座大山,当时他们大力把他们画家提到和西方著名的艺术家画家一样高的位置上,并且日本的大企业、政府都出大钱来收购他们的作品。其实就是要把民族的文化打造成国际性的,日本出的“世界美术全集”,把日本画家都加到里面,当时日本经济上去了,他们说,我们有钱,我们可以出“世界美术全集”,厚厚一本,自己占了一本,总共才六本。美国早在二战以后,从整体的美术文化战略上,在文化上,特别是在美术上,据说(待考),他们的中情局就花钱宣传和支持当时有一个叫“波罗克”的东西,这种东西是把画色散在画布上,对这种画画方式进行全面的推出、包装、支持他后面的还有国家、基金等来带动这个项目。

  我们现在可以做到这一步吗。我们现在离这些方面相距甚远,所以我觉得可能人家已经用一些带有战略性的、带有总体战略框架的手法,还用一些商业性的行为强占了中国的艺术市场,人家在这里会复制一些代表他们价值观的东西,代表他们文化特征的一些作品,我们却还趋之若鹜,包括一些媒体现在还津津乐道。前两天还看到凤凰台,还专门在电视上介绍这些东西。认为这些作品突破多少万是很好的一件事。

  所以这里有一个如何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事,并且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我们的艺术品市场扎根,要让它在这其中做大做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任务之一。你不在自己的市场上做大做强,你又怎么走向世界?有什么资格走向世界?这里有很多很具体的问题。

  主持人:根本性的问题。

  龙瑞:所以说,市场也非常重要,并不是简单的谁卖了几张画,这就好,谁卖得画价钱高一点,谁的画低一点就怎么样,这里有很具体的问题存在。

  主持人:龙院长,您是不是谈一下您作为画院院长,当前收藏家的收藏取向应该是什么?

  龙瑞:我认为什么问题都是一种综合性问题。我们的艺术发展到今天,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我们从来没有感受到国家和党对文化建设这么重视;从来没有感受到我们的国家走到现在,像今天这么富强;从来也没有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还能够花这么多钱修建“中国文化中心”,这是一件我们值得庆贺的事。

  小时,我们经常看新闻,里面经常提到,非洲哪一个国家举行游行,他们砸掉美国的艺术文化中心,或者砸掉日本的艺术文化中心,后来我们长大了,我们也出国,到处一看,看到了日本的文化中心,那里有茶道、书道、剑道,还有棋道,这些全是中国的文化,但是中国人没钱。当初,我们出去办展览,也有一些大师级的艺术家,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办展览只可以到华侨搞的一个小超市,把楼上空出来办展览,楼下还要卖东西,到现在为止,基本上西方国家的国家级美术馆,相对还是抵制中国当代很多画家作品展览,中国作品很难进入。

  但是现代艺术很容易进入,比如行为艺术、现代艺术,他们都非常欢迎,因为那些是他自己造起来的,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是我们现在确实面临着很多非常艰巨的一些问题,也是一个任务。

  现在的收藏家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和现代艺术家一样,我们都缺乏对艺术标准的建构,创作人员自己没有一个标准,什么叫画得好,什么叫画得不好,自己都搞不清楚,那怎么行?收藏人也一样,他没有一个基本具备艺术品评的能力,就是人云亦云。就和中国股票一样,大家都买就好,大家都不买就不好。今天看涨就好,看跌就不好。现在我觉得我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当然现在还有一些炒做存在,还有一些人可能过分看眼前的利益,恨不得什么东西涨得快,我就把资金留在那里。

  头两年,有一些画家年卖画初一个价,年底卖画是一个价,年初的价是年底价格的几倍,有一些人把资金投进去了,后来又像股票一样暴跌,他又没有信心了,又把资金抽走,我认为这不足为怪。相对来说,他们还比较年轻,还是初期的形态,这是一种必然。整个趋势总是一种波浪型动态发展的,必须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就要把这些作为我们研究和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主持人:龙院长的点评非常精采,请您最后跟广大网友说几句话。

  龙瑞:我特别希望我们所有中国画的爱好者,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样,我们让这些中国画能够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最终走向世界。让我们中国人在文化事业上也好好地扬眉吐气一回。

  主持人:好,今天的视频访谈就到这里,谢谢龙院长,谢谢张先生。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金乾
 >> 相关新闻
 
 ·“水韵墨章”国画 交流展在津举行
 ·08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400力作展现中国画30年历程
 ·最畅销当代艺术家榜出炉 11位中国画家入围
 ·艺术质量决定价值取向 论李人毅国画投资潜质
 ·海派名家作品透视19-20世纪转换间的中国画
 ·明星婚礼记者"红包清单":李嘉欣派发千元利市
 ·重庆市一次性集中新任命31名市管干部
 ·国美面临市场多方压力 “黄光裕事件”雪上加霜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访谈
 ·倪华:浅谈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

 >> 图片新闻推荐
百度的危与机
我国发射风云二号06星
19户村民筹资建穿山隧道
女孩被老师拧裂耳朵
韩企欠薪撤离愈演愈烈
抗震战士集体保送上大学
 
     滨海新闻
天津港电网改造完成 ·滨海个体店竞推人性化管理
·汉沽政协提案 办复率100%
·中新生态城将用绿色电梯
·滨海建我国首笔污染物排放指标网络交易
·经济低迷未过大影响空客A320总装线生产
·20项大项目:东汽风电设备项目开工
 
     高新速递
组图:雪姑娘夜临高新区
高新区与农合银行结成小企业信用共同体
天津高新区书画摄影动漫作品展今开幕
高新区第四期赴新行政管理培训归来
京津联手打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新优势
高新区隆重举办2008年软件知识大赛
 
     创意产业
全球创意圣诞树疯 能吃的创意 另类 奇思妙想 创意惊人 22个最具创意绿色
 
     创意视觉
22个最具创意绿色建筑
史上最性感的轿车Top50
     热点关注
 ·大型史诗剧《解放》天津拍摄 本网独家探营
 ·创新生活设计
 ·2008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分析
 ·组图:阿娇走出艳照门阴影 再爆美艳写真
 ·天津金皇美术馆“名家书画展 ”开展(组图)
 
 
     明星
最热辣的女星莎拉波娃
女明星的诱惑透视装
章子怡秀美背
布兰妮穿SM透视装表演
     访谈
朱校科
孙来君:从鱼贩到董事长
迎难而上的中国软件外包
局中人剖析危机三大根源
产业结构升级非做不可
何众志
一位日本老人的中国情结
三美电机青木诚
商业学术双收布可汗
后起之秀——冯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指南 投稿指南 网站律师 奋战加盟 联系我们
导航中国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 中新网 | 中国广播网| 光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 中国人权| 学习时报| 中国法院网| 北青网| 中国知识| 中华新闻传媒网| 金融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天津滨海新区官方网站|泰达在线| 天津开发区投资网|天津港保税区|开发区贸促网|天津滨海人才网| 海洋高新人才网|塘沽政务网|大港区信息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学校
友情链接
天津政务网 | 天津科技网 | 北方网 | 天津日报 | 今晚报 | 新华网天津频道 | 人民网天津视窗 | 天视网 | 中国天津人事信息网 | 北方人才网 | 天津统计信息网 | 天津警务网 | 天津法院网 |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网 | 世天网 | 天津文化信息网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天津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中国网·滨海高新 电子邮件: bh@china.com.cn 电话: 022—23859575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津购科技提供网络技术支持